温柔的阳光,如轻纱般透过雕花窗棂,悠悠洒落在书房之内。书房中,一排排书架林立,似沉默的卫士,整齐排列,其上摆满了古旧泛黄的书籍,散发着岁月沉淀的墨香。
清洛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烟罗软裙,裙摆如流云般迤逦拖地,其上用银线细细绣就的点点梅花,在光线的折射下闪烁着柔和微光。她的青丝并未繁琐地堆砌发饰,而是随性地挽成一个灵蛇髻。一支羊脂玉簪斜插在发髻一侧,耳际垂下一对莹润的珍珠耳坠,随着她的一举一动,轻轻摇曳,发出细碎而悦耳的声响,
只见她时而轻蹙峨眉,时而展眉深思,手中的古籍一本本翻过,眼神中满是执着与坚毅。她已翻阅了成千上万本古书,每一本都仔细研读,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。
然而,一个难题却如拦路虎般横亘在她面前——古文字,尤其是篆,犹如书般晦涩难懂。她手持书籍,将篆与楷书一个个字仔细对比,可那繁杂的笔画组合,依旧让她如坠云雾,难以参透其中深意。
正当她为这难题苦思冥想、百思不得其解之时,房门“吱呀”一声轻响,玉珠迈着轻盈的步伐,端着一杯茶款步而入,脸上带着盈盈笑意,道:“姐,快尝尝这茶。”
清洛微微诧异,抬眸看了眼玉珠,轻嗔道:“不过一杯茶而已,何须这般大惊怪。”话虽如此,她还是带着几分好奇,接过茶杯,轻抿一口。刹那间,一股馥郁的茶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,那滋味,初尝时清新淡雅,仿若山间清晨的微风,带着丝丝凉意与芬芳;再品,茶香愈发醇厚,如潺潺溪流,在味蕾间缓缓流淌,回甘悠长,令人回味无穷。清洛不禁眼前一亮,赞道:“这茶还真好喝!这是什么茶?”
玉珠一脸得意,眉飞色舞地道:“这可是刚下来的新普洱呢!不过呀,这泡茶之人,那可大有来头。”
清洛来了兴致,笑着问道:“是谁啊?”
玉珠走近几步,挨着清洛坐下,神神秘秘地道:“姐,你还记得那个琪儿吗?就是上次在花园被王公公教训的女子。”
清洛眸光流转,稍作思索,便好奇地点点头,问道:“这茶莫不是她调制的?”
玉珠笑着拍手道:“姐果然聪明!”清洛听完,又端起茶杯,细细品味了一番,喝完一杯后,玉珠眼疾手快,忙又为她续上一杯。清洛边品尝边道:“没想到这女子如此厉害,快让她进来。”
不多时,琪儿便在玉珠的带领下走进书房。只见琪儿今日穿着一件淡蓝色的布衫,下身搭配一条月白色的长裙,头发整齐地梳成两个丫鬟髻,髻上各插着一支朴素的银簪,显得干净利落。她面庞圆润,肌肤胜雪,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,透着灵动与乖巧。她一进门,便忙不迭地跪下来,声音清脆地道:“拜见姐。”
“起来回话。”清洛神色温和,客气地道。琪儿依言起身,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,双手交叠于身前,微微低着头,显得十分拘谨。
“你是如何能调制出如此清香淡雅的茶?”清洛好奇地问道。
琪儿微微抬眸,眼中闪过一丝紧张,旋即又低下头,轻声回道:“回姐,这新普洱需先用沸水将茶具烫洗一遍,以除异味,再取适量茶叶置于盖碗之郑注水时,水要高冲而下,让茶叶在水中翻滚,充分舒展。冲泡时间也颇为讲究,头泡不宜过长,方能保留茶叶的鲜嫩清香,之后每泡时间可稍作延长,使茶香愈发浓郁。如此,方能泡出这清香四溢的茶来。”
清洛听完,不禁感叹道:“好一个用心的女子。以后你就留下来做我的调茶侍女吧!”
琪儿闻言,眼中闪过惊喜与感动,忙又跪下来,声音略带哽咽地道:“多谢姐恩典。”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,紧接着,张玉娘带着一群人走进书房。张玉娘身姿婀娜,穿着一身淡粉色的绫罗裙,上面绣着精致的兰花图案,显得优雅大方。她莲步轻移,走到清洛面前,微微福身行礼道:“姐,这是江南丝织坊送来的夏日衣服面料和花色。”
清洛闻言,缓缓抬头,只见张玉娘身后跟着十几个侍女,她们手中皆端着四方的木盘子,盘子上整齐地排放着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面料。清洛起身,莲步轻移,走到面料跟前,微微俯身,仔细打量着不同颜色的布料。
张玉娘在一旁适时地解释道:“姐,此次江南丝织坊送来的皆是顶级面料。您瞧这块月白色的冰纨,质地轻薄如蝉翼,触感滑腻凉爽,最适合夏日穿着,清风拂过时,仿若云雾缭绕,飘逸非凡;还有这块水绿色的杭罗,上面织有精美的暗纹,透气吸汗,既美观又舒适;再者这块藕荷色的软烟罗,轻柔细软,色彩淡雅,做成衣衫,定能衬得姐如仙子下凡一般。”
张玉娘旁边站着一个漂亮的中年妇女,她身着一袭宝蓝色的绸缎旗袍,上面绣着金色的牡丹,显得雍容华贵。张玉娘笑着介绍道:“这是江南丝织坊的老板锦娘。今日锦娘特意前来,是为帮姐制作夏日的衣服。”
锦娘忙低头行礼,声音恭敬地道:“姐,奴才可需要对您量体裁衣。”清洛温柔地笑道:“劳烦锦娘姐姐了。”锦娘一听,吓得连忙摆手解释道:“不敢,不敢,姐如此称呼,实在折煞奴才了。”
清洛却不以为然,微笑着道:“锦娘姐姐客气了。久闻江南丝织坊的手艺冠绝下,今日得见锦娘姐姐,更是觉得名不虚传。姐姐能亲自前来为我量体裁衣,实乃我的荣幸。想必姐姐在这织染裁剪之道上,定是有着非凡的造诣,方能将丝织坊经营得这般出色。
锦娘听闻清洛的夸赞,脸上泛起红晕,忙道:“姐谬赞了,这都是奴才分内之事。能为姐服务,是丝织坊的福分。”罢,她便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软尺,开始为清洛量体裁衣。锦娘的动作娴熟而轻柔,她仔细地测量着清洛的肩宽、胸围、腰围等各处尺寸,每一个动作都专注而认真。
清洛静静地站着,任由锦娘摆弄,思绪却飘得很远。她仍然记得每年夏,母亲也总会让长安秀坊的人为自己量体裁衣。只是那时,没有今日这般繁多的面料可供挑选,也没有像锦娘这般亲自前来的老板。那时的日子,虽也温馨,但如今身处这繁华之地,见识到更多的精致与美好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。
量完尺寸后,锦娘微笑着道:“姐,尺寸已经量好了。不出半月,这十几套夏日衣衫便会送到府上。”清洛点头致谢道:“有劳锦娘姐姐了。”
锦娘又与张玉娘交代了一些关于面料的保养事宜,便带着众人告辞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