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132小说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132小说网 > 都市 > 1980红顶商人 > 第333章 现在它们已经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333章 现在它们已经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

此刻。

秦奋正坐在返回南江的火车上,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。

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英雄钢笔,想起父亲的嘱咐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
在他旁边坐着的是秦家老三,秦思清。

秦奋为了表达诚意,特地邀请秦思清一起前往岗村,劝顾方远。

而远处的顾氏工业园里,机器的轰鸣声正穿透晨雾,像是在为这个时代奏响序曲。

吉普车停在服装厂门口。

顾方远推开车门,迎面而来的是缝纫机的嘈杂声和布料的味道。

他回头看向岩崎娜美和松下美奈子,阳光落在他身上,笑容爽朗:“二位,准备好看看中国工厂的样子了吗?”

两个日本女人对视一眼,岩崎娜美点零头,松下美奈子也整理了一下衣领。

当上千平米的厂房大门缓缓打开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

轰鸣的缝纫机声,裹挟着棉布特有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。

岩崎娜美下意识拉紧粉色羽绒服的拉链,却被眼前的景象震得挪不开眼....

二十条银灰色的流水线如同钢铁巨蟒盘踞厂房,女工们身着统一的靛蓝工装,在各自工位上化作精准运转的齿轮。

最前赌女工,利落地抖开一卷藏青色纺布。

布料在金属固定架上发出清脆的“啪嗒”声,像极了老式胶片机启动的前奏。

布匹稳稳地放在固定架上,然后轻轻一推,交给下一个人。

第二个人接过固定架,目光如炬,迅速裁剪出所需的布料大,手法精准,毫不拖泥带水。

剪下的布料,随即被传递给第三个人。

松下美奈子看着裁剪工手中的电动裁刀飞速游走,碎布如雪花般簌簌落在下方的收集筐里,不禁轻呼:“这裁剪精度,堪比我们东京的高定工坊!”

“这叫熟能生巧,他们不断重复同一个岗位,哪怕闭着眼做出来的效果也比普通人强很多。”顾方远跟在一旁解释。

俯身捡起一块边角料,指尖摩挲着整齐的锁边:“几个月前,她们还在用剪刀,为了增加效率,特地从德国进口了一批设备。”

乔治的功劳最大。

没办法!

顾方远这边总是喊产能不够,为了能多拿到一点货,他特地跑了一搪国,经过半个月交涉,才总算拿到这批设备。

结果显而易见。

自从有了这批纺织品加工设备,工人数量降低了,但产能却提高了1\/3....

第三个人仔细检查布料的大,顺手修剪掉多余的毛边,确保每一寸布料都完美无瑕,然后继续传递给第四个人。

岩崎娜美凑近质检工位,只见女工戴着白手套,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领口弧度。

阳光透过厂房的气窗斜照进来,在布料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,宛如流动的琴键。

“不良品率控制在0.3%以内。”顾方远递来质检报告,纸页上的红章还带着油墨的温热,“每个工位都有独立的质检节点,就像给衣服上了层层保险。”

第四个人坐在缝纫机前,手指灵活地操作着机器,将布料巧妙地缝合,形成衣服的主体。

完成后,他毫不犹豫地将半成品交给第五个人。

第五人负责袖子的拼接,每一个针脚都力求完美,再交给第六人……

行至流水线末端。

一件崭新的女士西服,正从流水线滑入包装区。

顾方远拿起成衣,内衬口袋里的标签还带着熨烫的余温。

“看这里,”他指着衣襟内侧的暗扣,“普通裁缝需要三分钟缝制,而经过三个月特训的女工,能在二十秒内完成。”

布料翻折间,他袖口的雷达腕表闪过冷光,与车间的金属器械交相辉映。

原本繁琐复杂的女士西服上衣,因为流水线的高效运作,每条生产线只需十几秒就能成功生产出一件衣服。

“我还是第一次知道,做衣服竟然也可以使用流水线模式。”岩崎娜美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,不禁感叹道。

顾方远拿起一件刚做好的衣服,轻轻摊开,展示给她们看。

“普通衣服,比如体恤,的确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制作,那是因为体恤做工简单。

而现在他们制作的女士西服,不但做工复杂,还必须对质量有一定的保障。

一人操作一道工序,不但可以监督前面的人,还可以保证同一工序的熟练度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。

句开玩笑的话,即便哪道工序出问题,错也会错在同一处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新上市的特殊款式,总比两套同一家生产出来的衣服,却出现两种不同的做工要好吧?”

“原来如此!”岩崎娜美点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敬佩,“这种方法的确好,如果前面工序有人犯错,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。

相对而言,可以极大降低不良率,减少企业的损失,无形中降低生产成本,真是好办法!”

出了服装厂,寒风卷着细雪扑来,仿佛无数冰针扎在脸上。

松下美奈子跺了跺冻僵的脚,试图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。

她的目光却被远处传来的汽笛声吸引。

循声望去.....

只见一列解放牌卡车正缓缓驶入装卸区,车头挂着的“顾氏物流”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,仿佛一面面战旗在宣告着这片土地的主权。

“顾老板,那些都是你们自己的卡车?”松下美奈子忍不住问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。

她从未见过哪家企业会为了运输自家产品,而购买如此庞大的车队。

在她的认知里,这简直是方夜谭——不仅成本高昂,维护和人工费用更是让人望而却步。

顾方远微微一笑,目光投向那些正在忙碌搬运物资的卡车,眼神中带着一丝自豪。

“没错!当初为了这些卡车和驾驶员,着实费了不少心思。”他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,“不过……现在它们已经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。”

“哦?此话怎讲?”松下美奈子眉头微皱,疑惑地看向他,“维护这么大规模的一支车队,难道没有负担吗?”

顾方远闻言,不禁想起帘初的艰难时光。

那时,周秀兰刚接手财务,看到汽车开支这一块,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。

她抱怨账务混乱,难以理清。

原因无他,几家公司都由顾方远一人管理,账目交错,如同一团乱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