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132小说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132小说网 > 都市 > 1980红顶商人 > 第318章 舌尖上的中国火力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318章 舌尖上的中国火力

他走向沙盘,指尖划过标注“广告部”的区域,“而且我们这么多品牌共用研发团队和生产线,成本比单独运营的对手低40%。”

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,只有中央空调的嗡鸣声。

乔治突然大笑起来,拍着顾方远的肩膀:“你这个东方商人,简直比伦敦金融城的操盘手还精明!吧,这些新品牌我能代理几个?”

顾方远露出狐狸般的笑容,取出一份烫金合同。

“既然乔治先生这么有诚意……”他故意停顿,看着对方急切的眼神,“那就先从‘鎏金年代’开始吧。不过有个条件——”他指向合同上的条款,“所有终端售价必须统一,违约者罚没全年代理权。”

窗外的雾渐渐散去,阳光照亮了顾氏集团的LoGo.....

乔治握着笔的手微微抖动了下。

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签下的不仅是代理权,更是一场颠覆传统商业逻辑的赌局。

而顾方远,这个来自中国城的商人,正在用东方智慧,重新书写全球时尚产业的规则。

晨光透过办公楼的玻璃幕墙,在崭新的合同上投下金色的光斑。

顾方远将钢笔推给乔治,笔尖在“全球总代理”的烫金字体上划出流畅的弧线。

十枚品牌徽章在合同扉页排列成扇形,从“夜莺”的鹅浮雕到“霓虹”的荧光涂鸦,像一幅浓缩的商业进化史。

从今往后,顾氏服装厂每月向乔治提供10个品牌领结,每个品牌各100万条,总金额高达1.5亿人民币。

这笔订单不仅让顾氏服装厂的产能得到了充分释放,也让乔治在全球时尚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

乔治拿到合同后,眼中闪过一丝得意,嘴角微微上扬,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将这些领结推向全球市场。

尤其是那些对时尚趋之若鹜的欧美消费者。

至于头花数量,暂时未定。

不过双方约好,当库存数量到达1000万时发一次货。

顾方远对此并不着急。

他深知乔治的销售能力,相信这批头花一旦投放市场,必定会引发一波抢购热潮。

同时,顾方远也将乔治设置为全球总代理,这意味着乔治将拥有顾氏服装厂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代理权,这无疑是对乔治的极大信任和肯定。

如今顾方远的摊子越来越大,他已经不用担心渠道被卡的问题。

句不好听的....

即便放弃投花和领结生意,他也无所谓,大不了将缝纫机全部转为服装生产。

顾方远坐在办公室的皮椅上,手中把玩着一支钢笔,目光透过落地窗,望向远方。

他的心中早已有了更宏大的计划,服装生产只是他商业版图中的一部分,未来的顾氏集团将涉足更多领域,成为真正的商业帝国。

随后目光转向索菲亚,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的熟食罐头样品单:“果酱库存最多撑到一月,四月才能复产。你打算怎么衔接这段空窗期?”

索菲亚将卷发别到耳后,钻石耳钉在灯光下闪烁。

“我想带熟食罐头和饮料去欧洲试销,先看看市场热度,再决定下一步动作。”她翻开随身笔记本,上面贴着巴黎超市的货架分布图,“只是产能跟得上吗。”

顾方远微微颔首,沉思片刻后道:“饮料日产100多万瓶,应该可以满足你的需求。

但熟食罐头有点困难,目前各个养殖场都在扩张之中,暂时出栏数有限,马上就要过中国年了,民众肉食消耗将会暴增,肯定无法满足肉食供应,只能等到年后才可以增大产量。”

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,但更多的是对索菲亚的理解和支持。

过年各家客户都要增加肉食消耗,他也不可能为了挣外汇,不顾南江市的民众生活。

乔治突然插话:“顾,在欧洲,商人可不会为了本地供应耽误出口。”他想起家族工厂为了赶美国订单,曾让童工连续工作十八时。

“所以我是中国商人,”顾方远合上文件夹,金属搭扣发出清脆声响,“万达广场的灯光——亮起来的不只是霓虹灯,还有老百姓的菜篮子。”

索菲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地图上饲料厂、屠宰厂、罐头厂的物流路线如蛛网密布。

她突然将咖啡杯轻放下:“我懂了。领结是打开市场的钥匙,而罐头和饮料……是你扎根土地的根须。”

顾方远揉了揉鼻子,对方似乎有点想多了。

不过他也没反驳。

拿起一罐试产的红烧牛肉罐头,铝罐上的青花瓷纹路还带着釉料的温热。

“索菲亚姐,等开春牧场产能上来,我给你准备带龙纹浮雕的限量包装——让欧洲人知道,中国罐头里装的不只是肉,还有千年的饮食智慧。”

乔治突然大笑起来,拍着桌子:“那我要订一批二锅头联名款罐头!让柏林食品展的评委们尝尝,什么疆舌尖上的中国火力’!”

办公室里爆发出笑声。

1981年1月2日。

南江港。

晨雾像一层湿棉絮裹着锈红色的起重机。

顾方远站在海关大楼前,看着乔治和索菲亚的集装箱货轮鸣响汽笛。

半个月前签下的合同此刻正躺在他的公文包里,货轮上装满了印有十种品牌标识的领结盒,像一排排等待出征的士兵。

还有索菲亚需要的果酱和熟食罐头、红牛饮料。

“顾,看这个!”索菲亚跑着过来,羊皮手套里捏着一封电报,德国邮电部的邮戳还带着油墨的潮气。

“西门子只肯卖黑白电视技术,还开价两百万马克!”她将电报纸摊开,打字机的墨痕在晨雾中有些模糊。

顾方远接过电报,指尖划过“黑白”二字,突然想起去年在龙港镇供销社,一台14寸黑白电视前挤满了踮脚张望的村民。

可惜黑白电视很快就要过时了。

“彩电技术不卖吗?”

“抱歉,没帮你促成交易,我一个亲戚,建议你去找日本松下公司,听松下正打算出售彩电技术,而且中国已经有一家公司在今年购买了他们的技术。这时候去买,不定还可以便宜一些。””